如果你想穿越去宋代,推薦你先閱讀青年歷史學者張聰的作品《行萬里路:宋代的旅行與文化》。這是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但作者平易的文筆、趣味的選材讓本書顯得親切。我們不妨化身為時空旅行者,沉浸到歷史的情境里,好好領略這種難得的體驗吧。
張聰目前任教弗吉尼亞大學,她懷著極大的樂趣閱讀了大量的史書、宋人詩詞和散文游記,“這些旅行者的博學、對事物的好奇心以及他們與沿途地方和人民交往的能力使我印象深刻,給我印象更深的是,他們在幅員遼闊的國土上的旅行,以強有力的方式改變了旅行者自己,而且也改變了國家。”張聰希望,通過這本書把這些改變充分地展現出來。
本書一共八章,囊括了旅行的基礎設施、公文手續、送別儀式、人文景觀、名勝與地方史等各個方面,此書在手,可以放心穿越啦。
辦理身份時建議點擊“文人”。
宋代優待文人。文人大多當官,官員三年輪換,經常遷徙流動,即“宦游”。要么官府報銷,要么親友資助,自己很少掏腰包。范成大愛用“萬里”入詩,燕山首句云:“萬里漢家使。”桂林云:“萬里漢都護。”成都云:“萬里橋邊客。”他所說“余于南北西三方,皆走萬里”雖有夸張,但亦足見宦游范圍之廣。旅途中有隨身軍士挑擔、護衛,可乘坐官船或車馬轎子,遇到館驛客棧皆可投宿,各地方官府都有接待任務,沿途還有慕名的鄉紳前來相邀,順便觀光風景名勝,這一路停停走走,愜意得很。
鑒于宦游可以擁有如此多的特權,因此驗明正身很重要。準備啟程前一定要辦理好相關公文和手續。需要向吏部登記和匯交本人的任命文書,包括告身和黃牒,還有歷子(歷年工作檔案),然后跟禮部索要官印。張聰特別強調了材料的特殊性,比如用于制作文書的絲織品是專供官府使用的,其顏色、品質和紋理都有嚴格要求。另外,雖然沒有現代的照相技術,使用者的畫像和文字介紹還是相當傳神的。
一句話:防偽防盜,違者必究。
宋代雖然沒有寬闊的大馬路,但是驛道四通八達,水路暢通寬闊,山徑則有驢馬代步,倒是比現代旅行更多了一份“慢游”的樂趣。張聰把長江稱作“宋代交通系統的生命線”,航船舟行,不僅可以觀賞兩岸風光,還可以看見來往穿梭的商船,宋代之繁華,未必都在東京,長江更加蓬勃活潑,若是平穩的分支河道,我們還可以換乘蚱蜢舟,像李清照那樣在藕花深處與鷗鷺爭渡。
宋代文人是最愛寫文章的,也是最會寫文章的。“柳色西門路,看公上馬時。亦知非久別,不奈自成悲。”陸游所寫的這幾句是典型的描述送別朋友赴任場景的詩。酒、詩和友誼,每一樣都不可缺少。所以,如果穿越,我們要學會文雅地吟詩弄曲。
如果是像蘇軾這樣的大文人,那么恭喜你,你所走過的每一個地方,陜西鳳翔、湖北黃州、浙江杭州、廣東惠州、海南儋州,將會永遠銘記你的名字,因為你就是意味最深遠的人文景觀的組成部分。
高水平的文人精英不僅是旅行的參與者,還可以成為文化的創造者。讓這一趟宋代的想象之旅,開啟我們的文化傳承之旅。